发病暴增23倍,打过疫苗也可能中招!医生提醒:有可能是“惹到”它!
2024-04-18 10:06健康教育科
根据国家疾控局最新数据
2024 年 1 月~ 2 月
全国报告百日咳病例 32380 例
是 2023 年同期(1421 例)的近 23 倍
今年以来,我院收治的百日咳病例较往年明显增多
近三个月,我院儿科已收治多例百日咳患儿
大家要引起重视,切勿掉以轻心
百日咳,真的要咳满“百日”才能停吗?
怎么分辨百日咳和长期慢性咳嗽的区别?
在流行季我们又该怎么预防?
百日咳只有娃娃才会得?
错!这种传染病每个人都易感
李彩芳介绍,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,也可以通过密切接触传播,在我国属于乙类传染病。
人在感染了百日咳鲍特菌后,会产生大量毒素和生物活性产物,其中最“讨厌”的就是百日咳毒素,具有促分裂活性,影响淋巴细胞循环,还可以使百日咳鲍特菌与呼吸道纤毛细胞结合,让我们一直咳咳咳咳……甚至导致系列严重的并发症。
百日咳病程较长,典型病例可表现为持续2~3个月的咳嗽,故称为“百日咳”。该病的恢复期时间不定,大多数患者在两个月内可以“结束战斗”。
李彩芳表示,人群对百日咳普遍易感。在没有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,一名带菌者平均可传染给12~17人。
婴幼儿则更为敏感。由于不到免疫年龄或者免疫史不全、体弱等因素,1岁以下婴儿是百日咳发病的高风险人群,容易合并肺炎导致严重后果。因此,患儿年龄越小,出现并发症和重症的风险越高。
百日咳的症状
百日咳的病程分为3个阶段:卡他期、痉咳期和恢复期。
卡他期:表现为流涕、打喷嚏、流泪、咽痛、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。多无发热,或初期一过性发热。该期排菌量达高峰,具有极强传染性,持续 1~2 周。
痉咳期: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,伴咳嗽末吸气性鸡鸣样吼声,反复多次,直至咳出黏痰,昼轻夜重,睡眠期间痉挛性咳嗽更为突出,影响睡眠。
痉咳次数随病情发展而增多。常在咳嗽后出现呕吐,可致舌系带溃疡,面部、眼睑浮肿,眼结膜出血,鼻衄,重者颅内出血。
新生儿和6月龄以下婴儿咳嗽后常会引起发绀、呼吸暂停、惊厥、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。此期一般持续2~6周,亦可长达2个月以上。
青少年或成人百日咳患者,常无典型痉咳,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和暂时性缓解交替。持续 2~3 周。
恢复期:痉咳逐渐缓解,咳嗽强度减弱,发作次数减少,鸡鸣样吼声逐渐消失,阵发性痉咳症状可持续数周或数月。
多见于新生儿和6月龄以下婴儿,以肺炎最常见,亦可并发肺不张、气胸、纵隔气肿、皮下气肿、肺动脉高压、窒息和脑病等。
肺炎:可原发于百日咳,也可继发于其他病毒(腺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)或细菌(肺炎链球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流感嗜血杆菌)感染。
肺动脉高压:可见于少数患儿,严重者可导致猝死。
百日咳脑病:主要发生于痉咳期,可表现为惊厥、抽搐、高热、昏迷等。恢复后可能会遗留偏瘫等神经系统症状。
我小时候打过疫苗,还会被感染吗?
虽然绝大多数孩子都接种过百白破疫苗,但接种后保护力不能达到100%,而且通常疫苗接种 3~5 年后保护性抗体水平下降,12 年后抗体几乎消失。
不仅仅是我们国家,很多疫苗覆盖率较高的国家都出现了“百日咳再现”,发病年龄高峰从婴幼儿转移至青少年及成年人。
因此,若有流行时,易感人群仍需加强接种,我国目前正在研发6岁以上儿童和成人可用的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。
慢性咳嗽VS百日咳
最大的区别就是鸡鸣声
李彩芳指出,对于小朋友来说,最典型的就是百日咳会引发咳嗽时出现“鸡鸣样吼声”,而慢性咳嗽则不会有这个声音。
“鸡鸣样吼声”到底是啥样的,大家请点击下方音频就能分辨了。
“鸡鸣样吼声”是因为孩子在咳嗽时处于呼气状态,当咳嗽后吸入大量空气,通过痉挛的声门而发出高音调似鸡鸣样的吸气吼声。所以,如果孩子反复咳嗽且伴有这样的声音,那家长们就要警惕,赶紧带孩子去医院就诊。
而对于青少年和成年人来说,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和百日咳的咳嗽无明确区别。
百日咳如何检查出来呢?
细菌培养
取鼻咽部分泌物培养,发现百日咳鲍特菌那就可以确诊了。
核酸检测
做鼻咽拭子或者看鼻咽洗液标本中百日咳鲍特菌核酸检测阳性,可以确诊。
血清学检查
抽血检测百日咳鲍特菌(PT)特异性IgG。
我院是可以进行百日咳病原菌检测,家长可以带娃到儿科诊室就诊检查。
尽早正规治疗
百日咳咳不到100天
如何预防百日咳?
1.接种疫苗
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,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病和重症病例发生风险。
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,儿童应在3、4、5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次含百日咳成分疫苗。适龄儿童应及时、全程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,未接种儿童应尽快补种。
无论接种百日咳疫苗还是自然感染百日咳,均不能产生终身免疫,也就是百日咳可以重复感染而发病。
2.做好防护
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,可有效减少病原体传播。家长出现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,近距离接触照护婴幼儿时应科学佩戴口罩,并严格执行手卫生,降低婴幼儿的感染风险。
3.保持良好卫生习惯
日常生活中,公众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勤洗手、常通风,房间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,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掩住口鼻。
注意劳逸结合,合理作息,适当参加体育锻炼,增强自身抵抗力。
再次提醒!!!
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,且病程≥2 周; 婴儿有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、窒息、紫绀和心动过缓症状,或有间歇的阵发性咳嗽; 大龄儿童、青少年、成人持续2周以上咳嗽,不发热,也没有其他原因可解释时,有百日咳流行病学暴露史或者确诊病例接触史。
参考资料:
[1]百日咳诊疗方案(2023 年版)
[2]中国百日咳行动计划专家共识
文图:韦丽华
声明:本文仅作健康科普,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,且不提供诊疗建议,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。部分图片及资料来源网络,如侵请联系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