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长必看!这东西伤脑第一名,你却经常给娃当早餐!
2024-04-18 09:46健康教育科
但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
和大家常见的酒不太一样
它非常“狡猾”
常常“隐匿”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
往往会杀我们一个措手不及
不小心就让娃吃进了肚子里
说它会隐身也不为过
网友表示很意外
谁能想到
小糕点里居然含有酒精呢
相信很多人都被这个新闻刷新了认知:怎么连蛋糕、面包里都有酒精了?
说实话,很多烘焙糕点确实都离不开酒精。
现做现吃的蛋糕,添加酒精当然不是必要的,但如果是要销往全国各地的蛋糕,它们需要在长时间运输和存放过程中保持松软口感、避免腐坏,而酒精就能轻松实现这个效果。
超市里不少糕点都是有添加食用酒精的,还有一些短保质期面包,他们没有添加食用酒精,但包装袋中的保鲜卡也是以酒精为主要原料,来缓慢释放保鲜成分,抑制微生物。
另外,有些现做西点中,也会加一些有独特风味的酒来调味,像慕斯蛋糕、提拉米苏、泡芙、布朗尼中一般都要添加酒。
所以在给娃挑面包、蛋糕时,需要我们多多把关,很简单,做好下面 4 步就可以了:
当然,最安全、健康的做法,就是我们自己在家做了,直接和不好的成分说 bye bye!
水果中含有的糖分(葡萄糖、果糖等),会自然发酵成酒精。尤其是含糖量高的水果,很容易就变成酒精的天然加工厂。
同样的,像甜泡菜这类加了糖、又放得久的食品,也很有可能是酒精的快乐老家。
所以水果,尽量每次都买新鲜的。实在要储存的,也不要完全扎紧袋子,完全密封容易产生酒味。冷藏的就取一次能吃完的量,别一会儿放冰箱一会儿放室温,忽冷忽热坏得更快。
如果水果出现了下面这些情况,就不要给娃吃了。
做饭的时候大家是不是都喜欢加点料酒给肉去腥?还有黄酒、白酒、糟卤,它们的酒精含量甚至比很多酒精饮料还高。虽然在烹调的过程中,酒精会逐渐挥发,但是很难完全挥发干净。
多喝点水,多排尿,有利于酒精代谢
❌牛奶、酸奶不能解酒哦
酒精一旦和药物擦出火花,杀伤力会大得多。
头孢菌素类(头孢哌酮、头孢唑林、头孢曲松、头孢氨苄、头孢克洛等)、硝基咪唑类(甲硝唑、奥硝唑等)、降血糖药物(氯磺丙脲、甲苯磺丁脲、格列本脲、苯乙双胍等)、其他药物(呋喃唑酮、酮康唑、氯霉素、华法林、三氟拉嗪、水合氯醛及醋酸环丙孕酮等)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。
另外,需要特别注意,平时给娃吃的退烧药、感冒药,如果和酒精碰上,还会加重对肝脏、胃肠的损伤。
在上述药物的用药期间,应该避免饮酒,以免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。
1. 立即停止饮酒,催吐,保持呼吸道通畅,清除口腔和鼻腔呕吐物和分泌物。头偏向一侧,以防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。
2. 及时停药。一旦出现双硫仑样反应,应及时停药和停用含乙醇制品,轻者可自行缓解,较重者需吸氧及对症治疗。
3. 及时送医院对症治疗。通过洗胃排除胃内乙醇,减少乙醇吸收,肌注纳洛酮等对症处理,静脉输注葡萄糖液、维生素 C等进行护肝治疗,促进乙醇代谢和排泄。
请您牢记
酒后不用药
用药不喝酒
杜绝儿童接触酒精
更要警惕“隐形酒“
文:韦丽华
-妇幼健康科普-
声明:本文仅作健康科普,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,且不提供诊疗建议,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。部分图片及资料来源网络,如侵请联系删。